选自《点石斋画报》一代明君康熙,既创造了“太平盛世”,也留下了“后遗重症”——贪污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康熙末年,国库银两仅800万两左右,以致朝廷开支捉襟见肘。原来,朝廷的多数银两,都被皇亲国戚、各级官员借走了。
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在《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幕:山西巡抚诺敏,因为藩库作假案被田文镜与图里琛引爆,直接被雍正判处死刑。有意思的是,临死前他却在那里一直大喊冤枉。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诺敏为何不断喊冤呢?
在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侍卫首领图里琛可谓是人精,他外表五大三粗,可实际上做事精明通透,滴水不漏,所以才深受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的信任和喜爱。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做事滴水不漏的图里琛,却故意在山西巡抚诺敏面前暴露自己是粘杆处管带的身份,其中有很深意?
在历史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幕:本来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的奇人邬思道,过着读书、赏花、教如月写字、偶尔帮着李卫料理文书的清闲日子,但在“诺敏虚报功绩”一案爆发后,邬思道却放弃了悠闲的日子,突然出现在了山西,并且还主动帮助并无交集的田文镜侦破此案,但邬思道也不是白帮忙,而是要求在事成之后田文镜必须每年给他付高达八千两银子的幕酬。
大行皇帝大丧期间,初一登基的雍正皇帝就开始了对“国库欠款”的追缴。对于这件大事,雍正皇帝有着自己的看法:“各省的国库亏空必须限期追回,但不能从百姓身上盘剥。我看这件事就从山西做起!”为什么从山西做起,后来被提升为“山西巡抚”的诺敏有过直接说明:“本来我不愿意来,因为我自认才力不济,管不好这个全国亏空最大的第一大省,一个省竟然亏空了三百多万库银。”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雍正登基,既然下定决心追缴国库欠款,就必须选择一个亏空最严重的省份当成典型来抓,做给全国其他省份看,做给那些挪借库银的官员们看。
雍正继位后,立刻做了两件大事,却都成了笑话。雍正任命诺敏为山西巡抚,而诺敏用时不到1年就追回了山西10几年攒下的300万两亏空,雍正迫不及待地连夜为诺敏赶制了“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后雍正派田文镜去山西彻查才得知诺敏是以“借”民间商家270万两杂银的方式沽名钓誉,就此雍正赐下的牌匾成为了朝野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