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39 : 181-226. DOI: 10.3760/cma.j.cn311282-20221023-00589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42,1343-1357+1363.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2.12.0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肿瘤临床, 2016,43,405-411。
谈及微小癌观察隐匿淋巴结转移这个话题无法绕开很多人都告诉你自己术前超声检查没发现可疑淋巴结但术后病理却显示出转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微小癌患者最终选择手术中央区隐匿转移率并不低在世界上大多国家对于术前未发现转移的微小乳头状癌并不进行常规中央区清扫要了解隐匿转移的发生率只能参考中国
本文综合自:1ZHENG R, ZHANG S,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 JNCC, 2022,2 : 1-9.
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呈全球化剧增,引起了社会对甲状腺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甲状腺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达20%-76%,其中5%~15%为甲状腺癌。有人认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手术是过度治疗。
日本对一千多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做了观察研究,穿刺取活检做病理证实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但都没有做手术,观察了十年,甚至十年以上,只有8%的人微小癌有长大的趋势,增长3毫米以上,大概4%的人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其他人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年纪大的人,几乎没什么变化,可以携带终生,密切随诊就可以了,一旦有了进展再治疗,效果一样好。
日本《成人低危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与管理共识声明(2021版)》中指出,影响成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选择主动监测的7种因素,包括年龄、多灶性、家族史、怀孕意愿、钙化、血供、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良性结节。1、年龄年龄是施行主动监测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
内分泌科主任高爱滨触诊发现患者甲状腺较大、可触及质韧结节,随吞咽活动,淋巴结未触及。门诊超声示甲状腺混合回声结节,大小3.35×1.63cm,由于患者年龄较小,且已有两年甲状腺结节病史,高主任建议住院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