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快,发货快,信用高的用户还可享受免押服务。”近年来,网络租赁手机业务在互联网平台兴起,满足消费者临时使用、尝新等个性需求。但另一方面,不少借贷中介也看上了租机平台审核宽松的漏洞,引导急需用钱或网贷逾期者“租机变现”,从中套取买卖手机的差价。
以“零抵押”“低月租”吸引消费者 收取高额利息牟利手机租赁陷阱多,甚至暗藏现金贷将手机估价作为借款金额回收用户手机,再将手机回租给用户,并与用户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以及相关“服务费”(即借款利息)。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租用全新未拆封”“日租金十几元”“首月1元”“租完即送”……在手机推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鲜手机租赁。每月只需要支付少量费用,即可拥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机。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数码产品的互联网租赁服务,为不少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然而,近来有不少网友称,部分手机租赁服务诚意不足,暗坑不少,商家以“低价租用”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一些高端手机初期的租赁费用只需几百元甚至几十元。
日前,长江云调查栏目推出了315线索征集令,多位市民投诉称,“大学生租赁手机后,被迫以高于市场价的金额买断”,加剧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产生了许多家庭矛盾。去年8月,大学生小熊在某平台以8856元/年的价格租了一部iPhone 13 Pro Max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