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医疗美容市场秩序,市卫监所近日将治理非法医疗美容和穿孔类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集中摸排整治,对这一近年来消费者集中反馈意见突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卫监部门介绍,打耳洞、水光针、超声炮、激光脱毛等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
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通过按摩美容保持健康,利用医美技术提升形象。然而,违规医疗美容也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医美项目按摩机构能说做就做?说定的手术材料能随便更换吗?免费理疗时受伤,责任谁担?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为患者进行美容治疗、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自2022年9月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11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医疗美容类违法案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
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9日消息(记者高敏)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从网购送货上门开始,越来越多的O2O上门服务,大厨可以到家做饭、洗衣店可以上门取脏衣服等等,小美到家关注的是上门美容。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认可的美容师或者护理项目,在手机端预约上门美容服务。
预算4万元,必做整容项目是埋线做双眼皮+打玻尿酸;如果预算足够,隆鼻问题也要“搞定”。这是北京某中学高三毕业生马琳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给自己立的暑假新目标。谈及整容的原因,她坦率地说道:“变美了,运气都会好一点。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图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据了解,此次发布的示范文本将主要供营利性美容医疗机构与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的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使用。
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17日电 (谭伟旗 于静波)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案件,当事人小美(化名)接受了“美容师”小荣的泪沟填充术,本来期待变美的她,结果却大相径庭。据悉,2021年12月,小美通过朋友介绍结识了“美容师”小荣,一番咨询过后,小美在某酒店内接受了小荣的泪沟填充术。
近年来,不少爱美人士越来越青睐医疗美容,大量医美产品和项目涌现,让人挑花眼。想要变美,需要警惕哪些“美丽陷阱”?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该如何维权?10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医美消费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读。
这是被查扣的汞超标的化妆品小样。(江阴市人民检察院供图)医疗美容行业近年来日渐走俏,消费规模逐渐扩大,医美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也随之增多。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医美行业加价消费、无资质行医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医美机构一间接一间开,医美机构手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有些爱美心切的女性会不惜一切代价,以身试刀,但是整形都是有风险的,万事要谨慎,就让我们来说说那些医美机构不告诉你的秘密!1.为什么有的医美机构价格可以那么便宜?
来源:【厦门日报】一女子花了45万元在某医美整形机构进行“干细胞丰胸”,术后开发票时发现手术项目变成了“自体脂肪结合玻尿酸填充胸部手术”,便将这家医美整形机构告上法院,要求退一赔三。近日,思明法院发布一起案件。小美(化名)经朋友介绍来到某医美整形机构,想要隆胸。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5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思法/文 杨希/漫画)花45万元做的“自体”干细胞隆胸,竟然变“假体”?近日,思明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干细胞号称“人体细胞的生产工厂”,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抗氧化能力,还可以分化生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其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