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虾仁生产企业过量添加保水剂,导致虾仁保水剂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某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21%的预包装虾仁保水剂超标。而人体长期过量摄入虾仁保水剂,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虾仁解冻后,大幅缩水是保水剂在作祟。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保水虾仁的问题,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天眼查App显示,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黄宇卓,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生产、食品销售、水产品批发等,由黄宇卓、黄马德共同持股。
新京报讯(记者丛之翔)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水产品生产厂家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以“保水”或“泡药”方式增重,严重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广东湛江的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天眼查App显示,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马观贵,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预包装食品,收购、冷藏、初加工、销售水产品,由马观贵全资持股。
大皖新闻讯3月15日晚上,央视315晚会曝光小小虾仁里暗藏玄机,给虾仁泡药,100斤做出129斤。大皖新闻注意到,被点名的企业中,曾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也有企业被责令整改。在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中,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
3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后,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立即联合湛江市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会同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组织执法人员赶赴涉事企业开展检查。
昨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虾仁生产企业过量添加保水剂,导致虾仁保水剂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某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21%的预包装虾仁保水剂超标。而人体长期过量摄入虾仁保水剂,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那么,如何选择安全、合格的虾仁呢?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了保水虾仁,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但部分企业却用保水剂来“给虾增重”。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问题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随即派出三组执法人员分赴连云港和盐城,迅速开展对涉事企业的调查处置工作,并印发紧急通知,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开展专项排查。3月16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央视“3.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增重虾仁的问题。据梳理,被点名的企业包括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等。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报道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当晚,海报新闻记者在企查查平台搜索获悉,有涉事水产公司曾多次被罚。据晚会报道,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会看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虾仁广告。商家们解释,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在加工时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会带来健康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晚会后,有网友反映称,“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虾仁产品生产商为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也是此次被晚会点名的涉事生产企业之一。 对此,3月16日下午,@与辉同行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进行回应。
3月16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广东湛江“保水虾仁”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成工作组连夜赶赴湛江市现场指导,与市、县(区)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处置工作,督促涉事企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事产品启动召回工作。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保水虾仁”增重等问题。据央视报道,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超量使用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以及包冰增重行为。其中,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被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