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张仲景曾说:肝风证是被痰火堵住了大脑。痰蒙蔽了清窍,痰热生则心神扰,肝风动而诱发此病,出现挤眉弄眼、耸鼻咧嘴、摇头甩头等表现。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抽动症。需要中药把大脑中无形的“痰”化开就可以了。中医辨证抓住肝旺脾虚、心脾两虚、痰蒙清窍等思路去治抽动症,临床上都有不错的反馈。
在中医理论里,情志失调可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病因,而小儿因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情志因素的影响 当小儿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中时,身体的气血运行就会受到干扰,脏腑功能也会失衡,这就为抽动症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抽动症,其实千年前,老祖宗早就留下了解决方法!眨眼、挤眼、咧嘴、撅嘴、缩鼻、点头、摇头扭头、扭颈、吼叫声、吭吭声......孩子这些怪异行为其实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现在物质丰富了,抽动症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得了这种病并非要一直吃药,西医没办法的事,不代表中医治不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中医朋友孟牛安主任!现在的孩子压力真不小!每天作业堆成山,手机平板不离手,还要应付各种补习班。时间一长,不少孩子开始频繁眨眼、咧嘴、耸肩、清嗓子……有的家长试过训斥孩子 “别乱动”,结果越说越严重;有的带孩子四处求医,西药一停就复发,还担心副作用。
最近整理医案时我常思考:抽动症,明明简单几付药就解决了,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觉得很难治呢?中医古籍中没有多发性抽动症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于“慢惊风”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风盛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亦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