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据央视财经: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精准获客”的广告,声称通过这种“大数据获客软件”,商家可以精准获取海量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信息。根据推销信息,315晚会记者找到了一些公司。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本年度“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猫腻、老人手机陷阱、搜索之“病”、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
【来源:深圳新闻网】现如今,宠物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它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养宠家庭对宠物服务需求的激增,却让部分商家嗅到了"套路"商机近日,多位消费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反映,从购宠到医疗,宠物消费市场暗藏价格陷阱、捆绑销售、收费混乱等乱象。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到底是‘达人探店’还是‘消费欺诈’?”,“探店视频”让人“踩坑”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图据央视新闻报道中,“探店”类短视频中常嵌入商品购买链接,吸引网民去“种草”,但不少前去消费体验过的网民表示自己“踩坑”了,商品实际与探店视频宣传并不完全相符。
来源:环球网 案件背景:网络直播的火爆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电商领域,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业态为商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利润空间。新业态和传统商业模式相碰撞,网络直播购物线下引流应运而生,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壁垒,促进了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
在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就被平台强制放贷1560元,17天后需还款15324元,借款年利率高达18943.5%,日利率高达51.9%。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调查发现,一些用户遭遇“黑网贷”,不仅被强制放贷承担高额利息,逾期还款还被“短信轰炸”“爆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