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年末,但实体商业的倒闭潮仍在继续,无论是商场、火锅店、奶茶店、线下服装店,都无一幸免。“火锅一哥”呷哺呷哺关闭200家亏损门店,海底捞关闭300多家门店,茶颜悦色临时关闭长沙七八十家门店等,全国各地,闭店休整每天都在上演。
本报成都讯(记者韩清华 ■张丽 通讯员张国祥)餐饮行业如何控制成本?团队如何整合优化?菜品如何创新改进?6月2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成都青羊区获悉,未来,在成都青羊区打造的“美食创业孵化服务基地”中,新兴的餐饮企业将得到全方位的孵化服务,“老字号”餐饮企业将“蝶变新生”。
2022年,餐饮业不断逆势求生,逐浪而行。对于餐饮业而言,今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行业加速洗牌、赛道竞争激烈、企业寻求解药……从业数十年的餐饮人都感慨未曾见过此番阵仗。为此,餐饮企业们纷纷寻求出路,投奔资本、招募合伙人、尝试不同业态嫁接等等,势要在危机中搜寻机遇。
在消费分级、成本高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餐饮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的深水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餐饮门店数量突破800万家,平均每176人对应一家餐厅,市场饱和度逼近临界点。如何打破困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成为全产业链共同探索的命题。
同时,利用现有的客户基础和营销经验,正酝酿推出“突突到家”平台,这个平台是贯穿中鸿记全产业链群的纽带,也是半成品配送中心和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中心,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构建庞大的食品和农副产品的销售网络,打通社区最后500米,把服务真正做到家。
30年,青海“化隆牛肉面”品牌响彻全国、浓缩成五大餐饮集群。专家分析,由于大部分拉面经营者文化水平低,市场变化适应能力弱,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化经营跟不上趟,最终导致拉面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只是浅层次的原因;
“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就坚持‘让每个人都能尽兴地吃上火锅’的初心,25年来从未动摇。”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红餐·第33届HCC餐博会)将于3月11至12日在成都召开,季季红火锅创始人周弘也将应邀在中国餐饮产业节上分享“高质价比×省钱美学”,讲述江西餐饮的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