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车这么容易生锈?合资了这么多年,咋连块铁皮都搞不定近年来,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销量上有了显著的增长,而且在技术水平和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仍有一些消费者对国产车的质量表示担忧,尤其是在防锈性能方面。为什么国产车容易生锈?
喵哥看到不少吐槽国产生锈的主要是车子的裙边和车门,这些地方生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车子受伤了之后处理的不到位所导致的生锈,而且这种生锈是从里面往外面锈,直接锈穿了,等发现锈穿之后是修不好的,只能把锈掉的切割之后重新焊接补上去。
很多人说主要是三大件,也有人说是用料上,其实如今的国产车三大件并不比合资车差太多,特别是在发动机上,像奇瑞汽车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比宝马的2.0T高功率发动机动力还要强,比亚迪汽车的骁云发动机热效率比起本田发动机都高,通过对比发现,国产车和合资车如今的最大差距在制造工艺、用料、调教上。
国产车底盘生锈问题一直被人诟病,就叫目前销量最好的比亚迪也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现象,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对比亚迪底盘的投诉问题。尤其元plans居多。为什么国产车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连这么一个小毛病都解决不了呢?合资和进口汽车为什么很少出现这一现象呢?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提到最近打算换辆车,预算大概在10万左右。朋友说:“如果买合资车,只能选最低配,除了基本的安全配置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但如果选择国产车,虽然性价比看起来不错,可听说容易生锈。”这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人宁愿选择配置较低的合资车也不愿意购买国产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