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10月23日讯 为有效落实教育“双减”工作精神,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近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塘雅中心学校着力构建动静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特开设校内劳动教育类拓展课《手工木艺课程》。据了解,校园木艺坊课程将传统手工木艺与校内劳动教育结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客精神。
3月13日,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江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到当地的一家木工坊,进行木工研学。学生们在木工师傅的指导下做小凳子、木块拼图,在“玩、做、创”的木工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磨炼劳动意志、体会“工匠精神”。
半岛网12月8日讯“红领巾”爱劳动,小木工上线。近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区实验校区)特色劳动课程进行木工课展示。本学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其中,木工课,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学习木工技能。通过双手的实践,激发对自然材料的热爱。
同学们在木工特色课程。记者周庭怿 摄长江网记者周庭怿带起护目镜,手持木块,撬上锯板,砂纸打磨边角处,手机架、杯垫、小板凳等一个个精致小巧又实用的木制作品新鲜出炉,欢笑声渲染着校园的每一处。这是武汉市江岸区模范路小学每周四下午上演的固定“节目”——创新劳动教育木工特色课。
12月12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阳春小学的学生在进行空气炮实验。聂长青摄12月12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木工坊做铅笔。聂长青摄12月12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练习光电射击。聂长青摄12月12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练习彩带龙。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近日,招远市在中村完小召开中小学劳动教育学科示范基地建设暨“三项制度”推进工作会议,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相关教研员、各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分管领导、劳动实践教研组长及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等9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为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展示“双减”下学校特色办学育人成果,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丰富校园节日文化生活,12月26—28日,灵璧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课后服务“小精品 大参与”成果展示活动,该校湖光路、云路、平山路三校区八千余名师生参与展示,各校区共邀请了两千余名家长走进校园,
10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时而成两个圆环在低空盘旋,时而成一条直线螺旋升空……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无人机社团,学生正在操控无人机变换着各种造型。这是该校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路径,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探索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创新课后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个性化课程、充实课后服务力量……河北省邯郸市多措并举创新课后服务新模式,筑牢学校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图为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星光啦啦操社团的孩子们在进行基本队形练习。
编者按1月25日,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年东莞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引导学生每年学会一项以上劳动技能,持续深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让劳动随处发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没想到仅仅这条安全带,就有这么多知识!”5月7日下午,武汉市建设学校实训室内热闹非凡。武汉市楚才中学九年级的40名学生戴上安全帽,来到“施工现场”和木工坊内,完成他们的职业“初体验”。如何绑钢筋,深基坑又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