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3月7日电(记者杨思琪)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纳米机器人集群能够在精准清除血栓过程中发挥作用,将推动血栓治疗从被动给药向主动靶向诊疗转变,为血栓性疾病的高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能不能在地球上建一个模拟月球、火星等真实宇宙空间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近日,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设的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项目总体建设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杨阳腾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服务和治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超大城市现代化管理上该如何勇立潮头?6月3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哈工大(深圳)研究团队日前获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重大课题《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立项。
各位黑龙江高考生、家长朋友,大家好!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发布了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内地高校表现出色,共有1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作为哈工大校友,笔者十分关注母校在榜单中的表现。本期《教育冷观察》《升学冷思考》,我们就来一同关注。
28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理学院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团队,构建出力-热-电-化耦合的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框架,定量研究出真实微观电极尺度固体氧化物电池初始性能,填补了固体氧化物电池多场耦合精确模拟理论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固体力学和物理学杂志》。
1月7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前沿学部理学院副教授陶有堃团队在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PEMWE)阳极电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引入钨-氧桥联,解决了铱镍氧电催化剂重构的活性-稳定性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科技日报深圳4月2日电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谢梁晖)记者2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团队对1990—2019年甲烷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国际扩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减排技术全球发展趋势与甲烷排放量不匹配。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碳化硅集成光量子纠缠器件领域研究获突破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教授宋清海、周宇团队在碳化硅集成光量子纠缠器件领域取得新突破,将进一步推进集成光量子信息技术在量子网络和量子传感领域的应用。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研究发现纳米机器人可清除血栓】财联社3月7日电,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纳米机器人集群能够在精准清除血栓过程中发挥作用,将推动血栓治疗从被动给药向主动靶向诊疗转变,为血栓性疾病的高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AI+扩散动力学”研究取得进展11月4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永兵团队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季向阳团队合作,在“AI+扩散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为AI助力人类进一步深入理解异常扩散与复杂动力学行为迈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