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总裁”“首富”“重生”“逆袭”为关键词的低俗微短剧,不讲逻辑,主打情绪“爽点”。一分钟三个大爆点、每集一个极限的钩子、一个小“爽点”之后马上是一个大落差,付费点往往就设在这里。解锁一集只需两元,但“追剧”上瘾,账单“滚雪球”。
近日,“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月薪5000元看不起付费短剧”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将短剧行业的暴利展露人前,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记者调查发现,微短剧爆火背后隐藏着不同平台收费标准不一、部分剧集重复收费等乱象。
最近,微短剧消费大热。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微短剧内容同质化、剧情去逻辑化、宣传导向低俗化,通过猎奇、拜金、低俗的方式进行产品输出,是不合格的;微短剧在付费方面"吃相"难看,甚至涉嫌虚假宣传,有的以0.9元解锁一集、9.
来源:第一财经 3·15老人消费陷阱调查|从免费到花3万多,揭短剧“套娃式吸金”套路短剧市场在近几年吸引了不少热钱,然而其背后的“诱导”消费套路却如同“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消费者。
27日,#70%短剧用户是中低收入群体#引发网友热议。微短剧,即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影视作品。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70%的网络短剧用户群体是中低收入群体。
工资四千多,花五百刷微短剧一些微短剧“爽”点多让不少打工人欲罢不能今年23岁,在北京干餐厅服务员的刘明(化名)最近半年迷上了剧情紧凑的网络微短剧,并陷入了付费“连环套”和上瘾焦虑——明明觉得一些微短剧的剧情很俗套、表演生硬夸张,但“爽”点多,看完一集忍不住想看下一集,不知不觉花了
原标题:自动扣费 宣传不实 退款无门(引题)收看微短剧 小心别被坑(主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李燕京近两年,付费微短剧迅速崛起。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享受这一新兴娱乐方式的同时,一不小心便会落入运营者设置的各种收费陷阱。
每经记者:毕媛媛 每经编辑:董兴生大赚特赚!咪蒙带着《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打响短剧春节档第一枪,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剧单日充值超过2000万元。华金证券在研报中援引的数据显示,预估今年春节档短剧总票房约为8亿元。
当微短剧席卷“银发经济”正酣之时,盗版也在逐步侵蚀着这一热门产业。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从爆火短剧到题材新颖的小众剧集,如今只需要1.8元就可以获取全集盗版资源。甚至还有免费资源群,让短剧爱好者们进行盗版资源的共享。盗版微短剧因何得以广泛传播?其背后的“吸金逻辑”是什么?
近日,据界面新闻、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有消息表示,抖音正在测试短剧付费功能。据了解,抖音短剧的付费模式与付费小说类似,是按集数进行付费,每集最低1元起,支持一次性付费解锁全剧。付费后的短剧可重复观看,且无时间限制。此前,另一短视频平台快手此前也已推出短视频付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