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团作战是评价一个指战员的能力,看到网友们在激烈的讨论“大兵团作战”这个评价,尤其网络上过分的宣传一个人,让不少粉丝都以为开国将帅中只有一人才有这个称号,心中满足感和成就感不免油然而生,很多人甚至以此来否定其他将帅,这个非常不可取。
说起这个,我们就不得不提南昌起义了,南昌起义可以说是我军的第一次大兵团作战,当时我军南昌的部队有两万,这个两万其实在当时已经很了不得了,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贺龙的20军和叶挺的11军,具体作战是20军向旧藩台衙门 大士院街 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11军24师向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当时南昌城的敌军有三千,所以我军属于以多打少,到天亮以后就解决了城内的三千守军。
但事实上指挥大兵团作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人数太多,需要顾及的方面也太多,这就需要指挥官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前线的动向,像是德军元帅曼施坦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作战的时候根本就睡不着觉,必须靠打牌来缓解焦虑,其余的一些将领也是这样,朱可夫在指挥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七天七夜不睡觉,困了就去外边滑滑雪。
现代战争中,所谓大兵团是指具备完善作战要素的团级单位的联合体,完善的作战要素包括侦察,指挥,进攻,防空,火力支援,陆航支援,后勤保障,电子战等,大兵团模式下具备完善作战要素的最低单位是团级单位,诸多团级单位组合成一个集体作战的大单位,比如师级单位,称为大兵团。
如果你觉得你能行,看完视频再给我答案,大兵团作战少则 10 来万人,多则几十万人,多个集团军协同作战,指挥者是整个军队的大脑,前方的将士只需要服从命令,而后方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怎么合理分配兵员,怎么实现以少打多,粮食怎么供应,怎么伏击,火力支援什么时候到位等等,这都是需要精准计算的。
大兵团作战就像在玩一个巨型拼图游戏,每个兵团都是关键碎片。1948年济南战役时,粟裕将军需要同时指挥27个纵队,每个纵队都有自己的驻地、装备和任务。这相当于要记住30个移动城市的实时位置,还要计算每个部队的行军速度、弹药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