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是巧合,titan5恰好是我接触过的第五条达音科家的耳机,而就我之前并不算多的一些接触来看,其实它家的产品线是非常丰富的,只是在产品与产品之间却很少会有那种类似于传承的东西在里边儿,至少我接触过的四条都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调调的,这点对于一个品牌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一件比较尴尬的
达音科可以算是国内老牌的耳机品牌了,现已是全球最大的OEM ODM耳机厂家之一,达音科技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掌握了最核心的包括振膜制造在内的全套耳机生产技术,拥有深厚的单元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单元制造方面有独到见解和优势,研发出了6UM超薄振膜技术,单元银音圈和单元铝音圈等世界领先技
达音科在2015年9月发布了一大波新品,光是主流定位的TITAN系列就有3款:TITAN 1es、TITAN3以及TITAN5,很明显数字越大定位越高,其中TITAN 5是系列旗舰,于12月份出正式发售,定价为799元,并不昂贵。
一直以来都没什么机会听到达音科家的产品,之前倒是听过不少飞朵的塞子,对于两家国产良心厂商,又都喜欢玩圈铁,不能“厚此不薄彼”啊,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同学那儿蹭听到一条dn2k,正是这条dn2k让我对达音科的塞子有了兴趣,遂决定申请t5以及dn2kj的试听。
思想的禁区2016年张大妈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我中奖了!开场我想说耳塞这东西现在已经步入了玄学范畴,从百元到万元的耳塞很多,不是越贵越好,只要你听了一耳朵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想继续听的感觉,那就证明这是你的菜,为啥呢?其实简单的很,这东西太主观 。
我是个音乐发烧友,不是音响发烧友,虽然也是低烧吧,但是在用器材时更关心的是听着舒服不舒服。最近第一次接触到了国产耳机大厂达音科的产品Titan5。前些日子也发过这款耳塞的开箱照了,试听了一段时间以后,煲得差不多了,今天就大概来聊聊试用感受。
应该说今年国内的耳机市场整体是浮躁和喧嚣的,不单是百花怒放的新品层出不穷,中间也爆出了不少大跌眼球的逸闻趣事,就拿最近发生的两起热门话题来说,当中最撕逼的是差点因为一场199元的年轻派圈铁构造起底而引发派别之争;而最逗趣的是头条王投资搞的耳机居然还能一炮走红,因此在笔者看来已完全
前言一年前,达音科曾经推出过一款颇受好评的钛晶振膜耳机TITAN 1,简称T1。一年后,达音科又推出了一款可换线的钛晶振膜耳机TITAN 5,简称T5。看上去两款耳机好像是孪生兄弟嘛,仅仅是可换线和不可换线的区别么?让我们GO TO SEE SEE(走着瞧,^_^)。
poluozero一、 包装同比威索尼克大气多了!这话很好地概括了到手的第一观感。同为国内名气不错的厂商,威索尼克虽然一直以各色花花绿绿的耳机套来凸显自身的性价比,但跟Titan5放一起比较,马上就有种地摊货的赶脚。
对于国产耳机,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有所关注,最初是被我的好友熊猫带进坑里来,一直使用索尼和森海作为佩塞的我被他强行安利的血色围城动摇了最初的信仰,也开始对国产耳机有了更多的关注。紧接着,国产耳机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变多了起来,而我对达音科的最初印象就是那颗Hi-res的小金标。
我是一个爱听音乐的人,所以爱屋及乌也喜欢玩玩儿随身音响设备,不过还没那么烧,非得听的云山雾罩的,我对好耳机的标准就是要好看好戴好听三者综合性能指数高就行,再加上囊中有限,所以并不太烧器材,但是耳机杂七杂八也买过一堆了,再加上以前在媒体工作,也接触到了不少耳机,作为国产耳机中的大厂
达音科的耳塞听过不少,从早期的EX150到DNK到DN2K到最近的DN2KJ,感觉他们家的产品一直都非常的务实,特别是在新品上市前的试听阶段,感觉厂商对于用户的需求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它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愿意聆听用户的想法,我们只要有想法,它就会去改进,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
*钛晶印象而第一次就是泰坦的第一代 - Titan 1,对于泰坦系列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Titan 1的优缺点都非常地明显,但是其让我对于钛晶振膜的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是从Titan 1的评测文章开始我抛弃了对耳塞的长篇大论开始了不回头的“小评”之路。
想想自己玩随身接近五年,也算是听过几个旗舰了,说来奇怪,尽管手里有满意的塞子搭配,看到新出的塞子还是会剁手,合适的留下。最近闲来无事,就写写有半年来玩过的四个入门塞——达音科Titan1、天天动听T2、飞朵A71、欣韵S8,跟大家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