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开采好北疆文化这座‘富矿’,加强对北疆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的研究,形象生动地把内质的东西研究透彻、解释清楚、阐释明白。” 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刘文纪备受鼓舞。
北疆文化作为发轫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的区域文化样态,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内蒙古地区一向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生息繁衍、世代传承、依存交融的共同家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族人民在你来我往、交错杂居中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北疆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北疆文化。
图为会议现场。中新网内蒙古新闻9月27日电(张国庆)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北疆文化研究与建构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研究员崔建民宣布开幕并致辞。
出版研讨会现场。实习生 弓媛媛摄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27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弓媛媛)1月27日,《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出版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举行,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
2024年9月14日,由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蒙古史学会2024年会员大会暨北部边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成功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及“两个结合”,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对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历史,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打造中华民族“北疆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专访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中国自古有南北互动、东西横贯的活态格局,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兼和相济,为现代中国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很重要的方面是抓好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自治区党委提出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就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每一个地区文化,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和重要思想,而在这些文化理念中有些理念又是居于关键地位,在整个观念体系乃至文化整体中起到统摄作用,决定文化形态的状貌和性质,引领整个文化体系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
研讨会现场。陆荣 摄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4日电(冯宇航)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联合主办的《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出版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