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5日电 (记者王浩、庞革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王浩、庞革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过也正是由于面积的庞大,所以会有部分地区资源的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尤其是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同时对民众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我国更是建设的许多项工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王浩、庞革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为了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可谓是响彻全国了,这项工程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也代表了中国基建的发展程度,可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即将开启的红旗河工程,成为了受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红旗渠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1965年4月5日,河南林县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彻底改变了林县缺水的历史。林县人民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纪录片《红旗渠》:红旗渠的干渠工程就要通水了,这是林县人民值得庆贺的欢乐节日。
前些年,有人提出在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个大口子,让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改变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自然现状,虽然这一想法经过科学家的论证,最终成为了不切实际的,没有可操作性,但作为一种设想,它毕竟从另外一种层面上引起了人们对西北气候环境的关注,所以也没有什么坏处。
而红旗河工程起源于民间水利专家郭开提出的“大西线”,整个工程将预耗资4万亿,是我国史上最大的一项工程,也是中国的第二条“黄河”,一旦开发成功,将在西北地区创造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浇灌不少于三亿亩的耕地。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王浩、庞革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4日电 (记者王浩、庞革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