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说,记得我出任总理时在这里召开第一次记者会,也就是在这个大厅里边,就明确表明,要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这是我们政府的基本任务,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他引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用以说明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刻阐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国以民为本——走进朱熹园“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继往开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 作者是宋代大儒朱熹 △大儒朱熹朱熹集孔孟以来儒学之大成 创立朱子理学《四书集注》为宋末及元明清开科取士的标准典籍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朱子名言“国以民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乔清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谈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提到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沈洁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的社会实践而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从“民为邦本”到“以民为本”,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2018年6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古语,就出自朱熹的《四书集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10个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古语,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智慧,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