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野洞河镇金塘村村民陈老宋家用微型燃油稻谷脱粒机收割稻谷。(2014年9月25日摄)时下正值秋收农忙季节,黄平县城乡市场的微型稻谷脱粒机一下子成了农民的抢手货,农户仅花上1000多元资金就能购买到一台轻便的稻谷脱粒机,几亩稻田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收割。
水稻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最主要农作物。10年以前乃至到今天,在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广大农村,都广泛采用的是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收割水稻是一项非常辛苦的活,小编在南方长大,对此深有体会。收割几亩地水稻,往往需要全家出动去田里收割水稻。
过去水稻产量不高,需要种两季才能维持生活,收完稻子接着又要种下一季,所谓的“双抢”,即抢收抢种之意。当“双抢”到了,各家各户会把打谷机抬出来,检查一下齿轮、轮毂等部位,给齿轮打上一点机油,然后用脚噔一阵子看机器是否灵活。
8月25日,黔江区黑溪镇光明村,村民在操作小型收割机收割水稻。当天,重庆市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时下,黔江区1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村民们顶着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采用传统手工打谷法和小型打谷机、大型收割机相结合的方式,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实现增收。村民在转运收割的水稻。
【来源:重庆日报】8月25日,黔江区黑溪镇光明村,村民操作小型收割机收割水稻。时下,黔江区1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村民们采用传统手工打谷法和小型打谷机、大型收割机相结合的方式,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实现增收。
近几十年,水稻的育种方式、栽插方式、收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稻从播种育秧到病虫防治、收割全流程,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逐渐成为历史,机械化登上了舞台,成了农民的新体验。
来源:云南日报 寻甸县万亩稻田喜丰收。勐海县稻鱼共生稳粮又增收。禄丰市金色稻田铺满山坡。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初秋的云岭大地,水稻随风起伏,稻浪欢歌、机声轰鸣;青青稻田下蝉鸣蛙叫、鱼鸭嬉戏,金黄与深绿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和美田园画卷,奏响了一曲曲丰收的乐章。
新华社昆明9月25日电 题:峡谷云端稻飘香新华社记者林碧锋怒江大峡谷之畔,半山腰旱地上,连片稻田迎丰收。看着饱满圆润的稻粒,62岁的傈僳族村民茶文兴乐开了花。如今,越来越多峡谷深处的群众,吃上了自家种的大米。
红网时刻新闻9月2日讯(通讯员 唐涛华 唐宇)金秋时节,永州市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塘家梯田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穿梭在梯田里抢收稻谷,割稻谷、打稻穗、装袋运送……村民们在辛苦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风吹稻浪,稻谷飘香。8月27日,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的田野上,稻谷成熟迎来了秋收季。当地农民抓住有利天气,抢收稻谷,一时间,田野里收割机器轰鸣,收割、运载、晒粮,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连片的稻田像金黄色的地毯,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
原标题:流“金”沃野奏响丰收“欢歌” 新农人享受乐趣“玩着”追梦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五谷丰登。金灿灿的玉米、沉甸甸的麦穗,在广阔的良田里,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流“金”沃野奏响着丰收“欢歌”。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收过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