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兵 窦菲涛近年来,中国足球尤其是男足国字号球队长期在低位徘徊,国内青少年足球人口依然严重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日前,《工人日报》记者专访了著名足球评论员、原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副董事长张路。
北京时间9月6日,在中国足球深化改革的这些年,中国男足始终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目前进行的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在有多名归化球员的情况下,仍然能输给叙利亚,逼平菲律宾,目前仍在40强赛中苦苦挣扎,以目前这个状态,想要打进12强,甚至打进世界杯简直是痴人说梦。
咱们先来看发达国家,也就是欧洲日韩这些球踢的好的国家,他们的年轻人小孩从小踢球踢得好的话可以去职业,就算你踢的不好,也有不菲的薪资收入的机会在等待着他们,而即便在足球产业混不下去的话,人家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非常的健全,不至于让你饿死,这是很重要的。
蒿俊闵成为中国男足队长0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吴曦似乎是球员中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你很少会看见他在场上发怒,即便是被孙士林背后放铲,亦或是被武汉宏兴全队轮流“照顾”,他都是拍拍身上的灰尘,投入下一秒的战斗中。三位球员,三种人生哲学,你是否曾经也为他们感到自豪呢?
(一)国足0:7惨败日本——昨夜至今,叹息、痛骂,压抑、无语,心塞、迷茫,球迷心头五味杂陈。而比国足全场一脚射门更令人憋闷的是,本被视为国足出线直接竞争对手的巴林和印度尼西亚都拿了分——巴林爆冷赢了澳大利亚,印尼逼平了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