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落下帷幕。据统计,截至当日15时,国考报名人数已经突破310万,创历史新高。其中,最热门的岗位花落“中华职业教育社”招录的“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达10665:1。
这事让我非常感慨,因为我大概是十年前毕业,我毕业那会儿,大家最热门的三个选择,就是“出国、去软件通信相关大厂,考公”,考公排在最后,是因为大家普遍没法接受那种一眼望到边的生活,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考公。
距离国考报名还有两个月,“考公”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8月21日,“原来我的专业考不了公务员”与“2023年国考过审人数达近260万人”同时登上微博热搜。据悉,2023年度“国考”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后,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
90年代的深圳流行一个笑话:小孩要是不上进,家里人会威胁说你没出息,长大了只能当公务员去。然而这样的故事只属于短暂的时代,当历史尘埃落定后,曾经的笑话,本身就成了一种笑话,作家池莉有个很经典的说法,一个男人到了40岁,还有点不卑不亢的味道,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是公务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此后,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还是北京公务员考试(简称“京考”)都连年升温,最热岗位接近“万里挑一”。如今,公务员考试吸引力依旧,但多数考生报考已回归理性。
作 者丨陈洁 实习生黎雨佳编 辑丨周上祺图 源丨新华社12月8日,北京、上海、天津等七个省份同一日完成省考笔试。此时,距离12月1日的国考笔试不过刚刚过去7天。“七个省份同一天举行省考,相较于往年12月的联考队伍有所扩大,这也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