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的怡红院,到《霸王别姬》的梨园戏班,从《夜半歌声》的西洋建筑,到《西楚霸王》的阿房宫。说到电影,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哪个导演,哪个演员,可真正要完成一部电影作品,背后往往要花费很多人的心血。
据中国电影美术学会消息,电影界国宝级美术大师杨占家2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代表作品《诱僧》和《霸王别姬》,其中《霸王别姬》是首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的中国电影,也是首部斩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中国电影。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金跃据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消息证实,国际一级电影美术师、《红楼梦》《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影片的美术师杨占家于2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杨占家1936年8月出生于天津武清,从小挚爱绘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仅是图腾和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从民间习俗中的“二月二龙抬头”到节日庆典的舞龙表演,从绘画雕塑到诗词歌赋,龙的形象无处不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艺术应用,使得龙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作者:叶锦添,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4年7月中国电影从《卧虎藏龙》开始有了一个转折,彼时彼刻,“好莱坞”与“国际性”成为每一个做电影梦的人急于寻找突破点的场域,前后进入这场古典盛宴的人不计其数,成为一道风景。
互动编辑 王雪飞提起“龙”元素,你的脑海中浮现着何种画面呢?龙年将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推出龙年专题互动策划——“寻龙记”,邀请各地用户一起加入“寻龙大军”,开启“寻龙之旅”,分享“寻龙故事”,一起打开脑洞,晒出您身边的“中国龙”吧!
龙年的到来,总是让人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中国龙是一个完全精神化的动物,甚至被视为民族图腾,有着许多美好的寓意。正如法国神父杜赫德在《中华帝国全志》中说的那样:“龙无疑是中国人的国家象征,正如鹰之于罗马。”十二生肖中,龙是一个特例。谁也没见过龙,但它却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