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中央厨房讯(首席记者/谭熙 记者/李亚麟)9月3日晚上,新编大型历史题材巴陵戏《远在江湖》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登台展演,展示岳阳历史文化的厚重,重温岳阳楼重修典故,解读《岳阳楼记》人文精神,推介岳阳文化建设成果。
在岳阳每一句方言都是一把打开地域文化的钥匙每一处山水都藏着千年流转的故事这里“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今天,让我们跟随乡音的韵律开启一场特色之旅↓制片人:王吉祥 张小弓 钟曙光策划、制作:张晗潇 方璐 李洁 丁畅 陈思炜封面:秦雨婧特别鸣谢:岳阳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
当乡音消逝在城市的上空,我们该用什么去排遣乡愁?知名娱乐主持人汪涵自掏465万元,资助湖南方言的抢救性保护,项目名为“響應”(同响应)计划,对湖南方言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将分赴湖南53个城市,采集方言、民间故事、歌谣、曲艺等,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完成对湖南方言的学术性调查。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在特定语境下,方言也促成了不少笑话,读到湖南的时候··我的舌头都捋不直了~~!(有哪位旁友知道这是湖南哪里的方言吗?)㊣广东方言笑话广州某事业单位领导表扬一位资深员工工作出色,他感慨地说:"毕竟是老人渣(老人家)啊.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冯刚 通讯员 袁渊)“恩(你)咦过(这个)细别(年轻人),洋子惑痞(拽),就喜欢逗霸(开玩笑)。”一句打趣的开场白,朋友们相聚时的激情被瞬间点燃。有朋友说,如果未加注释,初来岳阳的朋友定会听得一头雾水,这就是他乡人难懂,本土人难舍,饱含家乡情怀的岳阳话。
“大脚板/走四方/龙虾呷得一箩筐……”最近,一首名为《岳州印记》的歌曲,不经意在网上火爆。短短几天,网络点击量高达200多万次,10多万人点赞、转发、收藏。市委书记曹普华转发朋友圈并称赞:“《岳州印记》唱出了新岳阳新味道新风采!沉醉其中,能品鉴其中的时代风格巴陵风物地方风情!
岳阳晚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冰洁春节唱大戏,是中国传统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岳阳,每逢春节,汴河街的庙会上,巴陵戏的锣鼓声总是响彻云霄,成为这座古城最动人的年味。汴河街:千年古街的年味与戏韵汴河街,这条依傍洞庭湖的古街,承载着岳阳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文/舒常敏吃过团圆饭,大家都早早的拿个袋子,来到大屋场集合。今年的辞年,因为天气好,辞年的人特别多。辞年的娃娃加上来看辞年的大人,两百开外,像一条长龙在这个乡村起舞。大家都穿新衣、戴新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憧憬。我望着这炫丽多姿的队伍,婉如一条七彩祥龙在腾飞。
周钟声上世纪60年代属于“小冰川时期”,每年冬天,岳阳老街的马路差不多要结一个月的冰。漫长的冬夜,城南三家坊,木楼板屋子里,外婆把炉子用湿煤搭(封)住,洗漱毕,带着我和妹妹躺进“浆”得硬括括的被窝。空气中飘荡着湿煤变干的气味,板壁到处透风,也不用担心煤气中毒。
生在华容,长在华容,作为地地道道的华容人,王良庆跟华容方言打了大半辈子交道。20多年来,他钟情于华容方言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先后编撰出版了《华容话》《华容故事》《华容民间故事》等专著,堪称华容方言的“活字典”。
湖北人和湖南岳阳人肯定知道。这个特色方言词汇流传2000多年了,“个板巴滴你为么子不服周呢?”如果把周朝看着一个大家长,楚国就是一个不被待见,但十分叛逆的孩子,干出来的事情也惊世骇俗,彻底走上了“不服周”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