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18分47秒,这是戴源上周末(10月20日)参加天津马拉松的完赛时间,他说:“越来越‘卷’了,这个成绩只能排在中等偏后的位置。40岁以上选手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跑得还很快。”在20日,全国各地还有近30万人和戴源一同踏上马拉松的起跑线。
编者按:2023年11月和2024年7月,人民网研究院分别推出“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系列访谈第一季和第二季,在业界产生强烈反响,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2024年,无论从赛事数量,还是社会关注度方面,国内路跑赛事依然呈现“热辣滚烫”的态势。
彭姝婷“对马拉松赛事的安保和医疗队伍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赛事标准,保障赛事的安全性。”“提升赛事的科技化程度,将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行业引入到赛事进程中,如无人机喷淋、智能机器人指引等,提高赛事的科技感。
11月的第一个周末,是属于跑步的周末。在这个秋意正浓、寒意渐起的周末,大江南北洋溢着奔跑的激情。据不完全统计,11月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按照赛事规模计算,参赛跑者总人数约有40万人。
近日,一则马拉松比赛中一男一女参赛者薅“能量胶”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截图据华商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疑似薅免费补给,将“能量胶”打包背在后背“负重”奔跑。11月20日,承办方吴中区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证实,这两位参赛选手已找到。
2024年即将落下帷幕,回望这一年,在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赛场上,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要跑马拉松?单调而漫长的马拉松究竟有何魅力?为了深入走进马拉松跑者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新华社记者刘潇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她想在奔跑中找寻答案。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题:算一算马拉松热背后的经济账新华网记者万方 闫雨昕 陈硕 李旭天气已转凉,但“跑马”依然火热。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1月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按照赛事规模计算,参赛跑者总人数约有40万人。
近日,一则马拉松比赛中一男一女参赛者薅“能量胶”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截图据华商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疑似薅免费补给,将“能量胶”打包背在后背“负重”奔跑。11月20日,承办方吴中区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证实,这两位参赛选手已找到。
【光明时评】作者:王丹寒意渐浓,然而马拉松热度不减。刚刚过去的金秋十月,是举办马拉松的黄金季节。据不完全统计,仅10月20日当天,全国就有至少20场马拉松赛事举行。11月的第一个周末,全国范围内举行的马拉松等各类路跑赛事超过30场,可谓马拉松“超级周末”。
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来说,今年的赛事已近收官,明年的赛事又要来了。但跑者们发现,热门马拉松仍是“一签难中”,报名费也比以往贵,再加上比赛期间水涨船高的机票和住宿费用,很多人表示,“现在跑步已经比打车贵了”。马拉松赛事为何“越跑越贵”?高价倒卖的参赛名额可靠吗?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日前,多个2025年马拉松赛事已开始预热报名,跑友们摩拳擦掌,希望能多中几个热门签。为了明年3月能站上心心念念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道,没有中签的小刘花费2200元购买了赞助商名额。过去一年,他前后购买了3场比赛名额,花费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