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为何不爱用“青少年模式”?记者体验后发现——担心孩子在各类网络平台上点到低俗不雅内容?有家长想到了求助青少年模式。目前,主流网络平台都已上线青少年模式,但家长们普遍反映效果不甚理想。记者试用了多款App的青少年模式,发现存在内容少、内容糙、把关松等问题。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都会使用电子产品,在查资料、上网课以外,也会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帖子或视频。但孩子看了些什么?有没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家长们甚为关心,为保险起见,也尝试开启App的青少年模式。那么,青少年模式实际呈现效果如何?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体验了孩子常用的几个主流平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施行后,很多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陆续上线“青少年模式”,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为了防止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很多应用程序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微信作为热门的社交工具,为给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也拥有该功能。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微信摇一摇、看一看、搜一搜、直播、游戏、购物、微信豆、表情商店等相关功能将自动关闭不可访问。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法院依法审结全国首起涉“青少年模式”不正当竞争案,认定被告北京某公司运营的“去广告利器”软件引导用户屏蔽音视频和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北京日报客户端 暑期,许多家长为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而发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9年就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却很少有家长使用。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和人身安全而建的“青少年模式”,为何叫好不叫座呢?
某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弹窗。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下称《指南》)。
来源:三亚日报 6月1日,微信珊瑚安全发布 微信青少年模式使用手册 开启微信青少年模式后 有时长限制与宵禁、内容分级、 监护人授权、消费限额 与访问限制等功能 最新微信青少年模式使用手册一起了解如何开启青少年模式打开手机桌面的微信App,点击右下角的“我”,点击界面底部的“设置”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仅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日前,据媒体报道,近日针对某媒体平台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该媒体平台警告处罚。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日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
微信“青少年模式”能力升级,开启“青少年模式”更为便捷。升级后,在微信聊天页面输入“青少年模式”“微信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保护”等文字,前面加 # 并发送后,点击蓝色字样就能直达设置页面,快速开启“青少年模式”,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