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玉玲)天气晴朗,秋高气爽。10月24日,在鹤峰县下坪乡两凤村魔芋基地里,大伙正热火朝天地在地里采收魔芋,有的挖,有的往框里收,有的把魔芋往车上背,一派丰收繁忙景象。龚伦高在两凤村种了好几年魔芋了,“今年种了有150多亩,今年收成好,魔芋个大,收成不错!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友春 伍登科)4月10日,走进宣恩县珠山镇和平社区铁厂坡魔芋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劳作,选种、松土、播种、覆土,耕作后的田地呈现出一行行整齐有序的田垄,500多亩的土地经过整理后呈红褐色,登高远眺,连片规整的土地尽收眼底,颇为壮观。
近年来,钟山区保华镇二道坪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将魔芋玉米、大豆玉米进行套种,有效实现了聚力、聚财、聚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实现一地多收。在保华镇二道坪村,可以看到在两排玉米中间种植着一排魔芋或大豆,实现了多种作物的同时种植和兼顾。
元阳县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玉米”套种,打造“元阳民族品牌”哈尼蒟蒻、沪滇魔品等系列产品,有效实现了聚力、聚财、聚智,推动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实现一地多收,让土壤肥力真正转化为经济实力。
来源:【云新闻】走进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碧安乡边江村邦界山组魔芋种植地里,连片的魔芋在阴凉的松林下长得郁郁葱葱,村民戈守芝正背着背篓捡拾掉落的叶面种魔芋,“大婶,今天收获不错嘛,这小半篓魔芋价值大概有800元了。”边江村党总支书记罗永民打趣道。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孟文健从上个月开始,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南达村村民遇到一件“蹊跷”的事:村里一片平整的土地上,陈列着一排排大棚,周围竖起了一个个标有“本植物有毒,请勿食用”字样的提示牌。原来,这是村里引进农企打造的魔芋基地。
连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1万多亩魔芋迎来丰收。当地山上种魔芋,山下建加工厂,魔芋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加之今年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回暖,魔芋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全县种植户实现增收。在姚安县左门乡仰拉村,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抓紧采挖、清理鲜魔芋,一遍出繁忙的丰收景象。
3月12日,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岩格村的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种子储存车间内,10余名务工群众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正对魔芋种子进行分拣、装筐和消毒。这批经过严格筛选的种薯将发往全县种植基地,为春耕生产提供优质种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