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总是以胜败论英雄。胜利者,顶着荣誉的光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前期,项羽有着很大优势,后来,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草尽,无奈之下,双方讲和,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他两次获全国亚军,三次前三,五次进入全国前六名,却大师都不是。他的两次失冠,都是由于意外因素,让人感怀无比,棋史罕见。世上之事,有的时候,真的让人很心痛。1923年,何顺安生于沪上一个贫苦的人家,何在家中排行老四,又称小阿四,他原名李仁安,后改名何顺安。
纵观偌大的象棋界,个性十足的棋手还是挺多的,比如胡荣华、郑惟桐、柳大华、吕钦、蒋川、李来群、孙浩宇、陶汉明以及王天一等,有个性虽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但个性太足了便容易冲动,一冲动就容易做出一些不够理智的事情来,这不光会让自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还会损害象棋这项运动的形象。
纵观象棋界,虽然职业棋手很多,但与众不同或者说比较“另类”的职业棋手却十分的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些极少数的“另类”棋手也可算象棋界的中流砥柱,假如没有这些“另类”棋手的存在,那么象棋界必将犹如一潭死水,很难激起什么浪花,所以,无论是广大棋迷还是整个象棋界,都应该感谢这些“另类”棋手的存在,就算他们身上有某些缺点,但瑕不掩瑜,他们对棋坛的推动作用还是挺大的。
棋友们好,青童今天和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象棋发展史。1956年---2021年,在这65年间,国内共举办了55届全国象棋个人赛。1956年中国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成就了第一届全国性象棋比赛,首次邀请全国各地名手32名。
与围棋一样,中国象棋也是南强北弱。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却有两位著名的棋手,东北虎王嘉良和他的徒弟赵国荣。由于同时期的杨官璘、胡荣华过于豪横,王嘉良始终未能夺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好在他的徒弟赵国荣横空出世,并替他实现了夺得全国冠军的梦想。所谓,拳怕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