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向孔子请教道:“老师,您说我的同门子夏和子张,哪个更优秀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嘛,他常常超越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呢,又常常达不到要求。”过了一会儿,子贡又问道:“那是不是说明子张更优秀一些呢?”孔子淡淡一笑,回答了四个字:“过犹不及。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秦国宰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一部杂家名著,于秦始皇统一全国前夕完成。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融合法家、儒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等百家学说于一体,成为贯通中国文化的一部经典名著。1、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对于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古人有怎样的想法和解释呢?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气温的高低与太阳离地面的远近相关。
《吕氏春秋.博志》里有这么十二个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总结为一个成语:物极必反,意为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反方向转化。一个小女孩每天给鱼缸里的金鱼喂食,结果某天金鱼全部翻白肚子死了,与其说小女孩喂食太多,不如说是金鱼不懂控制自己的食欲,把自己给撑死了。
大家可以选择的答案有:笔酣墨饱、在所难免、将心比心、唯利是图、物极必反、破铜烂铁、民富国强、满腹经纶、博大精深、深入浅出、异口同声、数见不鲜、寄人篱下、议论风生、月明星稀、偷梁换柱、画龙点睛、一路风尘。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叫傅昭,字茂远,6岁那年,父亲因为受牵连被杀,这让他深受震动。此后,他发奋读书,并逐渐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二十岁时,他已经遍览了古今典籍,当时人们称他为“学府”。很快,他就被举荐为官,历经宋、齐、梁三朝,始终位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