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进入暑期旅游旺季,青海、西藏等高原地区的出行热度升温。医生提醒,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防潜在的危险——高原反应。轻度高原反应有哪些常见症状?高原反应是指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者更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
中考、高考结束了,暑期开始啦!来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旅行,释放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青藏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绵延、奇异传说就吸引着很多朋友的目光。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报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横跨国内多省,地域广袤。
高原反应是什么?通俗来讲,就是人体无法适应高海拔,表现出缺乏氧气而引起的症状,亦称高山症,严格来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7日 第 12 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60岁的藏族老人扎平(化名)刚刚结束治疗——两根软管扎在两条手臂上,一根抽血、一根输血,血液经过血细胞单采仪的分离,其中红细胞的浓度大大降低。上海援藏医生江传和站在床边,观察病人的情况。
作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他跟高原病“较劲”半个世纪,诊疗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创造了14万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的“医学奇迹”;跋涉广袤高原,数度遭遇车祸,全身14处骨折,耄耋之年依旧坚守一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吴天一。
在我们平常很多人都得过感冒,但在高原地区感冒就不是小病了。因为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不足,所以感冒后不容易自愈。我们这里一般七天就会好了,但在高原地区就不一定了。如果是接受西医挂水治疗后,就更容易变成肺炎,也很快就会开始喘。这是因为直接把寒气往肺里压。
慢性高原病(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 CHAD)是指居住在高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某些人中发生的与高原低压性低氧有关的症候群且迁延较久(6个月以上)者。对于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CHAD的分类,学者们是有争议的。
青海是高海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气候干燥,我回到青海的五年多后的时间,身体逐渐各种不舒服,鼻涕很多,鼻腔一直是很干,也经常不通畅,皮肤也很差,后来心脏也略有不适,右边胸腔也有点疼,去医院检查,处了窦性心律不齐的老毛病外,还有右肺尖隔膜粘连,总之就是各种小毛病都出来了。
“阿米尔,冲!”这句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经典台词在70后的脑海中印象深刻。3月29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东“粤新同心、健康同行”卫生健康对口支援专家团来到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塔县人民医院”)。这里是自治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随着高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原康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原健康养生已经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治疗预防特殊病种的有效方法,青海因高原医学独有的地理环境、生态样本、人才队伍、民族医药和学术交流优势,也成为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见习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周珊为在而立之年前圆了“西藏梦”,29岁男子特地凑够公休错峰来一场西藏游,却突发严重急性高原病紧急返汉,在长江航运总医院接受高压氧急救供氧。仅一次治疗后男子不适症状好转,出舱时他不禁感叹:“呼吸都顺畅了,胸闷好多了!
【连续报道】 编者按本报刊出的“建功西部”系列报道,在无数读者心中激起涟漪……关注者众!呼应者众!抒发志向者众!的确,曾经的西部,与贫穷落后连在一起。能有今天的面貌,与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的倾情奉献分不开!他们用行动,在西部大地和西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2025年春节假期已过,国内外旅游市场依然热度不减,错峰出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最近,一位66岁的流感重症患者,在出国旅游途中出现流感症状,回沪时已经双肺全白。所幸沪上医生全力抢救,患者这才脱离了生命危险。旅途中,突发疾病到底如何正确应对?家庭出游,一人生病是否需要立即改变行程?
红网长沙7月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洪雷)又到暑期了,也是前往西藏旅游的旺季。但是,大家却有一个共同的担心:我能适应高原反应吗?为此,时刻新闻记者专门采访了湖南省第五批援藏医生,湘雅三医院资深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教授,请他谈一谈什么是高原反应,又该如何克服高原反应。什么是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