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袁 敏 文/图82岁,本是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年龄,可是住在驿城区新华街道新华社区的李荣参老人从没奢望过这些。23年前,老伴去世,留下她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马伟。李荣参在照顾儿子。
陈侠芳老人一直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80岁,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年纪,而作为母亲的陈侠芳,却用一生的心血,伴随着身患残疾的儿子一步步坚强地前行。她用瘦弱的肩膀,为50岁的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只要娘活一天,就不会让你饿着、冻着!” 陈侠芳老人爱抚着儿子的头,讷讷自语着。
年过八旬的郑仁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悉心照顾大儿子生活起居。这一带,就是61年。1960年,她的大儿子邓世才7个月时因病致上肢萎缩,加上严重“伴舌头”未及时治疗,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终身未能学会一句词。
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10月29日讯81岁,本该是安享天伦的年纪,然而在潍坊职业学院宿舍小区的高桂秀老人,不仅不能享福,还要寸步不离地照顾残疾的儿子。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不及从前,不会走路、不会吃饭的儿子日后该怎么办。
急难救助档案编号:375姓名:吴志强住址:清凉新村家庭情况:先天性智力残疾,父亲去世,与年近80岁的母亲住在一起。自己家以外,吴志强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社区屋顶上的菜园。从家到社区这一百多米的距离,也是他的母亲马杏英最放心的一段路,从来不用接送。
桐城城市新渡镇新城村村民叶菊华,今年已是78岁高龄,她25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丈夫的二哥戴学义,让很多乡邻心生敬佩。戴学义自幼聋哑,1980年,一场重病又让戴学义双目失明,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从那时起,叶菊华就担负起了照顾二哥的责任,这一照顾,就是25年。
2016年,湖北深山里有位92岁的母亲去世,人们在整理遗物时,惊奇地发现阁楼里,油布掩盖下藏着三口大缸,每口缸都有两个成年人合抱那么大,缸里满是未脱壳的稻谷,有千余斤。这位母亲名叫孟阿香,乡亲们回忆起的是她生前瘦弱的身影,年近九旬还在田里吆牛犁地,上山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