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率飙升,美国民众开始面临充电难题。在高油价和政府税收优惠的影响下,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热门购买选项,然而尴尬的是,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立即跟上。据美联社(AP)报道,许多租住在公寓楼里的电车车主们没有私人车库,而临街停车的选项给电车日常充电带来了困难。
最近一年,网上关于电动汽车的说法很多,说苹果搞了很多年,最终放弃搞电动汽车,国外汽车大厂,大众、奔驰、宝马、丰田、日产、本田等都放慢了电动汽车的脚步,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是,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世界遥遥领先,外国汽车厂商搞不了,所以他们才放弃电动汽车。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据日本《每日新闻》11月15日报道,电动汽车在美国的普及正趋于放缓。通用汽车公司下调生产目标,各企业陆续调整电动汽车战略,最大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销售形势也不容乐观。售价较高、通货膨胀再加上高利率,使得美国拜登政府大力扶持的电动汽车(EV)产业遭遇逆风。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商界鼓噪制造业回流,电动车产业链成为关注焦点。虽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但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的报道分析称,本土电池制造能力羸弱是美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掣肘。
如今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算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原本的惹人怀疑到现在的人人都想拥有一辆,新能源汽车算是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翻身仗。不过眼看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大好的时候,欧美一些国家却开始一系列谜之操作:陆续放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2日消息,据路透社等媒体消息,近日,松下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鉴于美国电动汽车普及速度的放缓,公司可能会推迟在北美的电动汽车电池产能扩张计划。这一决策直接影响到松下作为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的战略布局。
美国推迟尾气限排时间,放宽燃油经济性标准。3月下旬,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分别发布新的汽车行业相关标准。其中,美国能源部宣布放宽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允许汽车制造商不再执着于大规模生产纯电动车型,放缓了汽车电动化脚步。
至理名言: 西方原本想制衡东方大国,没想到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当下的电动化时代,东方大国借助于新能源汽车,不断实现弯道超车,电动化领域里做到了全球遥遥领先的水平。当年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想到,原本西方国家是电动汽车的发源地,本想借助于新能源去打压中国,抑制其发展。
对比中美两国新能源市场会发现一个现象,美国电动车的整体渗透率很低,全美的汽车保有量在2.8亿辆,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约只有430万辆,占比不到2%。就保有量而言,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总体渗透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