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大明的一项壮举,地理大发现之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这些是教科书上写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可扬国威耗费极大,一次远行要花费国库几十万两银子,一两次就够了,可朱棣在位就下西洋五、六次,难道朱棣这么没有头脑,只为面子?
今年7月11日是我国第19个航海日。2005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正式启动,当天也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最有力证明和讲好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最生动教材。
#历史开讲#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期间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远洋航海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中国的船队通过与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文化。以下是郑和下西洋对世界的影响的一些主要方面。
中文专著包括《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谁是那个弱女子?——郁达夫的爱恨离愁》、《季风之北,彩云之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 以及《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英文专著包括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 和Cowrie Shells and Cowrie Money: A Global History。
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壮丽诗篇之五:开历史之先河,遗万世之瑰宝——《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意义及深远影响。钟开天先生历时13年创作的《郑和下西洋》中国画,无论容量、长度、材料、人物数量、复杂程度以及绘画水平,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在多个方面创造了世界第一,必将与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作品一起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朽的篇章。
中国网北京6月21日讯(记者 和海佳)六百年前,云帆高张,洪涛接天,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传递中华文明,促进和平友谊,开拓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远航创举,谱写世界航海史的光辉篇章。 300余个场景、1.
郑和的背景与航海历程在明朝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政治方面,明朝朝廷虽然实行了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礼仪法度制度,但官员贪污腐败、内外战争等问题也时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