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金庸曾说道。适逢其诞辰100周年,位于海宁市袁花镇新袁村赫山房的金庸故居经过改造更新后,即将向公众开放。日前,澎湃新闻实地探访了金庸故居,走进这位武侠小说大师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中新网嘉兴10月25日电(黄彦君)“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只是其创作的冰山一角,他一生勤于笔耕,在电影剧本、评论社评、翻译等领域都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25日,金庸原秘书、金庸译文系列主编李以建在金庸译文系列作品新书发布会上说。
3月10日,金庸诞辰百年。离他开始写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快70年了,离他连载完成最后一部《鹿鼎记》,也超过了50年了。一份《当代年轻人“金庸成分”报告》显示,在90后之前的人群中,读过金庸小说或相关影视剧的比例几乎拉满。95后、00后人群的占比分别超过九成、接近八成。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著作[飞(飞狐外传)雪(雪山飞狐)连(连城诀)天(天龙八部)射(射雕英雄传)白(白马啸西风)鹿(鹿鼎记),笑(笑傲江湖)书(书剑恩仇录)神(神雕侠侣)侠(侠客行)倚(倚天屠龙记)碧(碧血剑)鸳(鸳鸯刀),再加一个《越女剑》],其中第一部是作于1955年的《书剑
潮新闻客户端 陈国章金庸,他的作品曾深刻影响几代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海外都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而他与诸暨市陈宅镇巽溪村、东蔡村的不解之缘,却鲜为人知。金庸(查良镛)的恩师张光,原名陈未冬,是诸暨市陈宅镇巽溪村人。张光,1911年出生于诸暨市陈宅镇巽溪村。
这张照片,后来悬挂于衢报大楼9楼的走廊上,如今存放在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13楼会议室里。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早在1992年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宁馨、市文联主席陈才、市教育局长姚宏昌等有关人士,都赴港或发函邀请过金庸先生。
升级改造后的金庸故居今年是一代武侠小说家金庸诞辰100周年。前日,金庸故居开放仪式暨“在海宁读金庸”分享会在浙江海宁举行。修缮一新的金庸故居以全新面貌正式对外开放。金庸曾写道,“我的故乡是浙江海宁。那里是我的出生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接受启蒙教育和完成中学学业的地方”。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4月22日晚,“六神磊磊”在其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上发文《恳请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提及位于嘉兴的金庸图书馆即将面临被推平、拆除,立即引发大众对金庸图书馆去留的关注与热议。
本报讯(见习记者蒲添)草木蔓发,春山可望。3月20日至21日,由浙江省记协、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委网信办主办,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南湖区委宣传部、海宁市委宣传部承办的“金庸故里 醉美江湖——全国文化名家名记者嘉兴行”活动开展。
1988年版《浙江省衢州市地名志》显示:唐初隶信安县,至咸通中信安易名西安,隶西安县,宋、元同,到明代,石梁镇境域属进贤乡,到了清康熙元年,属进贤乡四十八、四十九都,清雍正九年,属进贤乡一百〇八至一百十一等四庄。
中国新闻社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书香世家。31岁到48岁,17年时间,金庸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脍炙人口,闻名海内外。从《书剑恩仇录》(1955年)到《鹿鼎记》(1972年),金庸把自己除《越女剑》之外的作品首字连起来写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