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惜品诗编辑|玉惜品诗前言之前,我在欧洲游学,认识了一个同行的欧洲朋友,叫克洛伊,我们约定好,有时间,她来中国玩,我带她游四方。后来因为某些事计划搁浅。特殊情况结束过后,在家蛰伏已久的她,终于有了外出喘息的机会。于是去年冬天,克洛伊特意来到中国,过了一个充满年味的春节。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殷韬、康斯坦丁)“我非常感谢深圳,我在这里宾至如归。”在深圳工作的希腊商人雅尼斯表达了对深圳的感激之情。他认为,深圳发展迅速,给外国投资者创造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希腊商人雅尼斯·N.·弗拉霍布罗斯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
来源:环球时报 西班牙《机密报》10月10日文章,原题:西班牙博主展示其在中国52层摩天大楼的日常生活:“大家都点外卖”克劳迪娅是一位生活在中国深圳的西班牙年轻人,她通过社交媒体与粉丝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她在52层摩天大楼中的新家。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应妮)一个法国人在中国18年的生活工作经历,融进人民出版社的新书《生活在中国》。奥利弗·格朗让自2005年起来到中国,先后参与了《城市之间》《奥利弗游中国》《我的新疆日记》等多个节目及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在上海博物馆有这样一批古文物,它们辗转海外多年,如今都静静地、完好无损地躺在展柜当中。而它们之所以得以归家,都与一位荷兰人息息相关。这位荷兰人名叫倪汉克,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6年。在2023年拿到了五星卡,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经济周刊》3月26日文章,原题:“在国外工作”系列第33期:中国从汉诺威到上海和新加坡,阿图尔·莱希纳在亚洲生活工作了4年。他在专访中谈到刻板印象、文化冲击和办公室午睡文化。作为你们公司第一位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你与当地中国同事的合作如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研制的中国标准地铁时速80公里A型车——广州地铁11号线列车正式载客运营。列车运用立体式实时监测技术、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永磁牵引系统等创新技术,让运行更加智能可靠、绿色节能。
他们因向往而来到中国;因梦想而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聆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意大利与中国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曾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原创 赵浙东 新周刊“要不就,去中国做电影?”2016年夏天,本科毕业的亚历成为“每五个意大利年轻人中失业的那一个”,决定来中国。“大家从中国回来,会跟你重复他们去之前就有的刻板印象,其实什么都没懂……我经常觉得自己能够帮助不同的人理解彼此。东西方之间的隔绝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德国总理朔尔茨正在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朔尔茨自2021年12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
在被称为“海外版知乎”的问答网站“Quora”上,“你怎么评价成都”的提问中,有一条回答是:成都是个熊猫和美食胜地,以慢节奏闻名,“有句俗语叫‘少不入川’。”曾经,意大利企业家马晓利(Massimo Bagnasco)也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