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康复医学科每月举办健康知识讲堂,为患者以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本月的健康知识讲堂主题为“肩手综合征的防治小常识”。3月30日上午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康复医学科举办了一场关于”肩手综合征“的科普讲座。
肩手综合征是指原发病恢复期,患者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白义仁医生收治了一名因脑出血住院手术治疗2月,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刘某,经检查患者肌力,评定为左上肢3级,左下肢2级,在刘某住院康复治疗期间,出现左侧肩关节疼痛伴随左侧手背肿胀,活动受限。
中风偏瘫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肩痛、手肿伴患侧上肢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医学上称之为“肩手综合征”,又叫“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偏瘫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中风后的1-3个月内。什么是肩手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
杨浦区市东医院神经内一科为上海市杨浦区医学重点学科及卒中中心特色专科,同时也是首批入围中国卒中学会授予的中国卒中联盟“卒中中心”之一。目前,该科室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常于发病后1-3个月内发生。一般分为III期,I期肩手综合征患者持续约3-6个月,此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一旦进入III期,将难以控制病情,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对于中风患者,上海市同仁医院中医科通过中医中药、针灸等疗法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两年前,由于中风导致偏瘫的王先生与针灸结缘,在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袁萍的治疗下,从不能站立到逐渐康复上班用了3个月的时间。
奥运赛场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贴了花花绿绿的“胶带”,这些神奇的“胶带”叫“肌内效贴”,医学上称之为“肌内效贴扎技术(kinesio taping,KT)”,可以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表现、预防运动受伤,该技术作为“上海市可开展的新增医疗技术”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朱玉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