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店消费却“踩坑”?不久前,杨浦区司法部门办理了一起有关美容消费陷阱的案例。此前,市民朱女士和朋友逛街时被某美容店醒目的广告吸引:充值全返,消费多少返利多少。经过询问,商家表示充值成为该店会员做美容项目,“充多少返多少”。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网购踩雷、预付卡打水漂、外卖吃出异物……当消费变成“消废”,法律就是你最硬气的“避坑指南”!别急!小编用DeepSeek帮您整理了5类最高频的消费纠纷场景,从“货不对板”到“商家跑路”,以案释法,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捍卫“钱包安全”。
浏览本地新闻 分享各类信息欢迎关注“厚德万全”公众平台!为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辖区消费环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切实保障居民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万全区各社区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3月15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清河万象汇举办“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海淀区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预付卡消费提示,预付费卡也有“七天冷静期”。慎选商家多比较。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了解商家是否已到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预付卡备案和预付资金存管,以保障自身权益。理性消费莫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