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手法,能排毒去火,无需打针吃药,手到病除。刮痧前你要先了解经络,下面来做下简单介绍:刮痧操作简单方便,有的人在家就能刮痧。刮痧能防治感冒、颈椎病、肩周炎等。但刮痧方法错误,会影响病症治疗,刮痧前要明白以下几点。
俗话说:一块刮痧板,半个老郎中。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一般使用特制的工具在人体表面进行刮拭以刺激皮肤和经络,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那么,刮痧有哪些好处?刮哪几个部位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呢?这篇文章给你讲清楚!刮痧疗法的好处1.
祖辈常认为“百病皆起于瘀”,而刮痧可以让人体的血脉畅通,改善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最早关于刮痧的记载在《世医得效方》一书中,后来越来越多的经典医书中对刮痧疗法也有一定的记载。
在我们身上有着自带的养肝血,平时压力大,比较焦虑的朋友没事可以揉一揉,轻松养肝清热,还能降火!甚至是前阴病,比如排便不利,遗尿等等,毕竟肝经巡行是环绕阴器的,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揉揉,或者艾灸,刮痧一下这个穴位,促进它气血运行流通,好达到养肝清热止痛的功效。
春天爱“上火”,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腰酸背痛、吃不香睡不好……这一切问题,到了长辈那里都会追溯到同一个根源:“上火”了!并且附上一条建议:去刮刮痧,去去“火”,保证“痧出病除”!而且千万别舍不得让人家下狠手,出痧越多,“火”越大,治疗效果也越好!
由于天气干燥的原因,很多人就会经常出现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一些慢性咽炎方面的问题,如果再加上工作忙、压力大的原因,症状感受就会更加的明显,觉得咽喉这个部位总是有东西,清不出来,咽不下去,十分难受,就像中医的梅核气一样,可以喝点代茶饮,吃点中药,刮痧,拔罐等方法得到暂时的缓解,那如何能有效地降心火呢?
炎炎夏日经常晒得民众头晕眼花,而二十四节气中,「大暑」的前后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近日中暑而就医的民众出现增加的趋势,有不少民众会在曝晒后选择刮痧去火,但并不是所有中暑都适合刮痧的疗程,因中暑分为「阳暑」、「阴暑」,针对其性质不同,利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的“火”往往是不知不觉来临,让你措手不及。百姓常有春季易上火之烦恼,如:头晕头痛头胀、面部痤疮、咽喉肿痛、鼻出血、眼干眼涩、结膜炎、中耳炎、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不通,小便黄,皮肤瘙痒、烦躁口渴、心烦失眠梦多等。
惊蛰已过,人体肝阳也进一步上升,易发生上火、感冒、过敏、情绪急躁、头痛失眠,甚至血压波动等情况。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医生支招,让您顺应自然,心身“平和”,做到惊蛰不“惊”,春归不“敏”。惊蛰不“惊”惊蛰时节,人体肝阳上升。
王华最近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嘴里发苦,牙龈肿痛,大便干结,还爱发脾气。门诊里,接诊的刘大夫听完王华的诉说,微微一笑说:“王华,你的想法很正确。上火确实分很多种,常见的有心火、肝火、胃火等,搞清楚是哪里的火,对治疗很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2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冬季呼吸道疾病监测和研判,对做好医疗资源调剂、优化就医流程、发挥中医药作用等工作进行部署。
郑君圣 中医养生专家,现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鹭江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针灸、推拿副主任医师,在刮痧、拔罐、艾灸等中医自然疗法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擅长“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应用中医外治法指导中医养生,颈、肩、腰、腿痛的中医治疗及中风后遗症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