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
1968年7月10日,北京市劳动局下属的安置办公室给市革委会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呈上一份汇报提纲,内中称1966、67、68年城区中学毕业生需要分配的共计25.8万人,其中1966年具备城市户口的中学毕业生有3万2千人需要分配,1967年有10.6万人等待分配,1968年分配人数则高达12万人。
有一些对改革开放不太满意的专家学者,始终用高大上的口号,来解释改革开放前的所有事。当然这些学者这样解释,是从当年的政治正确角度来解说的,至于真正参加过上山下乡的人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上山下乡真正的难言之隐等等,大家一起回避。
“插友”,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起上山下乡插队的青年。1964年9月26日,我们生活在乐亭县城的13名城镇青年,作为我县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离开父母,离开家,被两挂马车送到蔡庄公社独王庄大队,集体插队,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