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吉林省首届阿尔茨海默病LVA(淋巴-静脉吻合术)手术治疗培训班暨联盟成立大会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举办。这一由75家医疗机构、96个跨学科团队组成的创新联合体,标志着我省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日前,吉林省首届阿尔茨海默病LVA手术治疗培训班暨联盟成立大会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举办。来自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75家医疗机构、96个相关专业学科共同参与联盟建设。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电(记者熊建)日前,一位80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位于北京的航空总医院接受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记忆力明显改善。患者确诊阿尔茨海默病6年,出现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功能减退、言语混乱等症,睡眠增多,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2024年6月1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颈部LVA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医疗界专家云集,研讨显微外科的新前沿——重塑大脑,为用快速有效、花费相对较少的治疗方法来解决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世界难题带来了曙光和中国经验。
阿尔茨海默症手术治疗中。对于潍坊市人民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群情振奋的日子——2024年7月20日,医院于省内率先成功实施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63岁的郭先生(化名)成功进行了手术。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85岁高龄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王奶奶实施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该案例创下江西省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最高龄纪录,标志着医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在精准化、创新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阿尔茨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身边的人,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自己……该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要求做好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
手术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了。3月8日,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周良学教授、李宗平教授、神经内科唐宇凤教授的带领下,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组率先在川西北地区开展了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引流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