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广西日报消息,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名录》近日正式发布实施。名录首批纳入了10种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具有一定繁育规模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涉及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南宁5月29日电(记者黄庆刚)记者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获悉,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从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管理、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出台34条举措,更好保护野生动物。
《名录》纳入了10种全区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具有一定繁育规模的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涉及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名录》已于10月11日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新网南宁5月21日电 广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振球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西积极处置在养陆生野生动物,充分利用具有制订蛇类壮药材质量地方标准的独特优势,挖掘蛇类药用价值,成为全国唯一推动蛇类向药用转型的省区,已通过签约明确转型药用眼镜蛇、滑鼠蛇等蛇类592万多条,约531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