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林俊德壮美一生的真是写照。今天让我们走进林俊德,走进那朵大漠马兰花。
2012年5月31日,一位带领中国国防科技走上世界前沿的科学家永远停止了心跳,他叫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的重要开拓者。他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中国45次核试验任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漠将军”。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周圆 林俊德在试验现场采集数据资料。(资料照片) 人物简介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 1960年10月1日,他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书籍,一头挑着简单的行李,投身中国核试验事业。
1963年,黄建琴毕业于南京大学,分配到中国马兰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工作。在马兰,她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林俊德,两人结为连理,共同奋斗在核试验的岗位上三十多年。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到1996年最后停止核试验,林俊德参与了45次所有核试验,而黄建琴参加了其中的9次。
近日,主旋律电视剧《马兰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将军事迹为原型,真实讲述了他74年朴素人生和生命最后8天壮举的故事,同时也展示了为国防事业无私奉献、隐姓埋名、鲜为人知的一个群体可歌可敬的事迹。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这首民谣大家耳熟能详,但他背后的秘密却鲜少有人知道。马兰是我国核试验基地的大本营,二十一是第二十一研究所,开花则是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8256和28257是两个信息的编号。
这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母亲是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底下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一家人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度辍学。
林俊德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十年前的今天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因病逝世生命最后时刻他在病房仍争分夺秒地工作这段视频感动无数中国人生命最后时刻,他仍心系工作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