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三八线突然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一下子热闹起来。10月6日~14日,志愿军38军夜袭白马山的计划,因为一个文化教员谷中皎叛逃,被金钟五的韩9师和美军地空火力所击败,随后范弗里特发起了小规模的反击。
1952年10月4日深夜,韩军第2师第32团三营参谋李吉求上尉,越过战线向志愿军投诚,在审讯中交代出一个重要情况:第2师已经接到命令,将配合美军进攻上甘岭的两个阵地,即《上甘岭》剧中多次提及的597.9高地和537.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打服了以美军为首的16国联军,但唯独有一支军队时至今日仍不服,那就是韩军。在停战协议前,经过全美械加强的韩军一度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甚至叫嚣着——再战一年,饮马鸭绿江的口号,态度非常强硬。那么韩军到底是“嘴强王者”还是“真有实力”呢?
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时期,面对我志愿军的猛烈打击,南韩军经常一败涂地、溃不成军,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吃败仗,韩军却几乎从没有在军官带领下成建制向志愿军缴械投降的案例,要知道,即使是美军,也有过一个黑人工兵连成建制向志愿军投降的不光彩记录。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15军45师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
我是“陇右频道”,为了方便阅读,先敬请点一下“关注”,再进行阅读,谢谢!抗美援朝作战中,韩军是与我军交战次数最多的外国军队。从前期进行的五次战役到上甘岭战役,再到最后一次的金城反击战役,韩军始终是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手。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为美军“摊牌行动”的一部分。6月,板门店谈判因战俘遣返问题陷入僵局,克拉克推翻了原来李奇微的立场,下令对朝鲜发电设施进行轰炸以便施加压力,美国政府在国内也面临重大挑战,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政府害怕公众压力会迫使美国在谈判桌前处于不利地位,与此同时,两党候选人都同意尽早通过政治手段结束朝鲜战争,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更是把尽早结束朝鲜战争作为其未来新政府的第一项任务。
1952年秋为了获取谈判桌上的优势,美方精心策划了一场以朝鲜战场中部,五圣山南麓高地为突破口的军事行动,代号——“摊牌行动”。美国人想法非常简单,就是用武备上的硬实力逼迫我方在谈判桌上妥协,至于为什么选取这里,先来看地图。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跟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斗智斗勇,在装备后勤均落后于敌军的情况下展开了正义之战。1952年10月,注定是不平凡的。半个月之内发生了两场举世瞩目的战斗,一场是由38军“万岁军”江拥辉部领衔的白马山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