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断然否定分封制,采取郡县制的国家治理形式。御史大夫最早是秦代设置的官名,主要作用是作为丞相的副手,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纪委书记,监督检查百官是否履行工作职责,主要就类似这么一个职务。
“三公九卿”这个官僚体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由来已久,根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三公九卿”的说法,并一直被各朝代沿用,但这种制度,真正的成熟和完善时期,还是始于秦始皇时期。
构建监察制度,作为古代历朝政治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历代王朝都在监察制度建设上继承发展,以求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君权与臣权的相对平衡,尽可能的加强君主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