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标杆人物,淳朴的人们更是将他们当作“神仙”一样看待,在科学常识尚未普及的古代,神医就好比魔术师,而那些平时不起眼的,漫山遍野生长着的花花草草,在他们那儿却成了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让人惊叹不已。
唐代医家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其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但后来身患疾病,经常需要请医生,于是,他便立志从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后来行医七十余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和李时珍是中医学历史上两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两个人都有着传奇的一生,都写出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在将近一千年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在湖北一个医药世家出生,父亲李言闻曾在太医院工作,从起点上看,李时珍确实是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