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兼文学批评家,字彦和,生于京口,一生清苦,父亲当官早逝,他从小喜欢读书,到二十余岁多依然无力娶妻,在寺庙生活十余年,与一名叫僧祐的佛教徒整理经书,一边认真阅读了儒家经典及历代文学作品,约在公元501至502年间,在寺中完成《文心雕龙》。
来源:【淳安融媒体中心】邵红卫三月淳安,春与青溪长。就着新雨春光,一切都生长出向上的新意。由淳安县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主编的,“人文淳安”系列丛书《淳安老物件》《淳安古道》《淳安书院》《淳安著述录》,也在这春光中出版发行,字字璀璨,芳华烁烁——淳安多山,县志曰,环万山以为邑。
《字书》:“传者,传也。记载事迹以传于后世也。”《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传记文学如何在“历史的真”与“文学的真”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又如何在“文学的阅读性”与“学术的研究性”之间达到一种契合,对于传记的著者都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不知道是否有人比我更幸运,可以在最心无旁骛求学的时候,在荣华师身边一待就是四年,从大三到研三。虽然2011年从师门毕业之后,因为辗转各国求学,长居海外,我和荣华师已疏于联系,但他的音容笑貌,此刻仍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