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4日讯 近日,在位于威海南海新区的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摄影爱好者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觅食和栖息的画面,这是南海新区首次发现白尾海雕。白尾海雕 (于英海 摄)白尾海雕数量十分稀少,野外较为罕见,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近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猛禽白尾海雕,现身四川阿坝州阿坝县国家级多美林卡湿地公园,当地摄影爱好者用旦拍下了白尾海雕翱翔的画面。“我数了一下,一共有38只。”用旦说。白尾海雕飞抵阿坝越冬白尾海雕现身阿坝的消息,也吸引众多来自北京、成都等地的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一睹猛禽风采。
原标题: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飞回阿坝越冬近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现身阿坝州阿坝县国家级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白尾海雕属珍稀濒危物种,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而阿坝县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地,湿地资源十分丰富。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18日电 2月13日,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其在甘州区三闸镇附近黑河沿岸摄影时,发现一只疑似“老鹰”的野生动物全身颤抖无法飞行,请求救助。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并第一时间联系甘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前往救助。
人民日报记者 潘俊强“快看,这是白尾海雕!”日前,观鸟志愿者李爱宏在北京密云水库调节池拍摄到一只佩戴卫星定位器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经查阅监测追踪数据轨迹,确认这只白尾海雕是2023年1月由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并于同年2月在北京怀柔水库放归的个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磊 尚帅 李文娟2月9日,滨州市野生动物监测团队在思源湖水库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在观察湖面上的大群雁鸭类时,突然发现远处冰面上矗立着一只体型硕大、姿态威猛的大型猛禽。团队成员利用长焦相机和望远镜仔细观察辨认,确认这是一只白尾海雕。
近日,在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津段,摄影爱好者拍摄到三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站立和飞翔的画面,这是河津黄河湿地首次发现白尾海雕。白尾海雕为大型猛禽,生性凶猛,被誉为“鸟中老虎”,由于白尾海雕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
【来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_工作动态】近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成功为一只救助的白尾海雕安装了卫星定位跟踪器,正式开启了对其家域活动范围的监测研究工作。白尾海雕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堪称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大连西山水库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活动踪迹,这一发现为大连湿地生态保护成果再添有力印证。作为我国北方珍稀猛禽的代表,白尾海雕的现身引发鸟类研究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白尾海雕这一珍稀物种的“落户”,不仅为大连生态名片增添亮色,也为我国猛禽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
2月18日,在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津段,摄影爱好者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站立和飞翔的画面。这是河津黄河湿地首次发现白尾海雕。据了解,白尾海雕是隼形目鹰科海雕属鸟类,属大型猛禽,其生性凶猛,被誉为“鸟中老虎”。
“先是远处的乌鸦、苍鹭飞了起来,喜鹊也发出‘嘎嘎嘎’的叫声,能听出来有点惊慌。紧接着,白尾海雕从北侧的树冠中飞了出来,比乌鸦、喜鹊、苍鹭大不少!”观鸟爱好者说。白尾海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别在2022年、2023年两次到访麋鹿苑。
中新网哈尔滨3月12日电(孙海淇 于海洋 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2日发布消息,今年首批候鸟已“北归”抵达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兴凯湖保护区”),其中监测到虎头海雕、白尾海雕等国家级珍稀鸟类。兴凯湖保护区拍摄到的白尾海雕和虎头海雕。
近日,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西峪水库发现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白尾海雕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捕食时威猛凶悍,因此被称为“空中老虎”。提醒广大游客和市民,白尾海雕是猛禽,不要试图诱拍、投喂,在观赏时要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