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惟楚有材”,为何“于斯为盛”,与湖南众多家庭重视家风传承有很大关系。
史海威古人云: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久慕左宗棠公之志,天人相隔,自然无法亲炙。考察其遗物遗迹遗址,特别是成长久居之地,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式。于是怀着敬仰之情,在蒙蒙细雨中来到了其青壮年时期的耕读之地——湘阴柳庄。
01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此联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都是期望儿女成才,有所作为的。02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宇宙;蹉跎风月,将何日报答君亲。明代进士孙升,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三个儿子坐享荣华富贵,沉迷酒色,不学无术。
【1】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左宗棠释义:做人要慎重选择朋友,勤于耕作和读书,坚守自己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摒弃虚荣和浮华的行为和追求。 人生路上,朋友的选择至关重要。左公的一生,用自己品德和智慧,获得了很多朋友的认可,在他二三十岁的人生里。
【1】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左宗棠释义:做人要慎重选择朋友,勤于耕作和读书,坚守自己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摒弃虚荣和浮华的行为和追求。在人生的浩瀚征途中,择友如植树,非精挑细选,无以成荫。浅尝辄止的广泛交往,不过是社交场中的浮光掠影,唯有心中的好友,才是人生的知己。
1849年冬,林则徐告病回福建途中经过长沙,众多官宦纷纷前来拜访,但他只见了一个年轻人。两人一见如故,共论家国大事,探讨“海防”与“塞防”,秉烛畅谈至天明。这段相遇就是著名的“湘江夜话”,这位令林则徐“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的青年,便是左宗棠。
晚清名臣左宗棠,不仅在疆场上屡立奇功,也是一位以“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自期的清廉官员。1812年,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个世代书香的耕读之家,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质朴、乐善好施的优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