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山区立山街道劳动社区,有一位居民叫商泽利,周围邻居都称他是劳动社区的“民间手艺匠人”。不少邻居都有他做的马扎凳,不少小孩收到过他做的蝈蝈笼。16日,记者在劳动社区89栋居民楼下,见到了正在制作小东西的商泽利。
潍坊齐鲁网4月26日讯(高密台:谭美芹 杨光)在高密市永安路与花园街交叉口的南边,一个不起眼的马扎摊上有一位编马扎的老人。老人编手工马扎已经近二十年,在如今机器生产的大时代里,他依然在城市的一角坚守着自己辛苦练就的老手艺。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位拥有近二十年编马扎手艺的老人。
在金乡县兴隆镇宁静的乡村一隅,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门口没有任何招牌,马磊是院子的主人。5月9日,见到他时,他正在忙活手中的订单,“现在正在生产的马扎,都是线上订好的,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马磊身材中等,言谈间略显腼腆,透露出一种温和与真诚。
在金乡县兴隆镇宁静的乡村一隅,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门口没有任何招牌,马磊是院子的主人。5月9日,见到他时,他正在忙活手中的订单,“现在正在生产的马扎,都是线上订好的,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马磊身材中等,言谈间略显腼腆,透露出一种温和与真诚。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顶着严寒,走进郓城县潘渡镇马楼村仝钿敬马扎加工厂。这里热火朝天,厂房外分割板材的机器隆隆作响,车间里七八名60岁左右的妇女忙碌着手里活计,穿针引线,给马扎穿平带线。“我一天能穿一百多个马扎,挣七八十块钱,别人穿得快,一天能挣150多块。
来源:【青岛信网】志愿服务团队合影(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信网2月26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服务,2月26日,市北区辽源路街道便民服务大集在东莞路社区暖心开展,活动现场,理发、磨刀、穿马扎、清洗眼镜……各类摊位有序排列,人头攒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穿线、打结、拧螺丝……12月14日,不到半小时,一个小马扎就在零工王克友的手中诞生。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与制作,他现在对马扎的制作工序已经非常娴熟。“干了近一个月手工活,赚了大约3000元,收入还可以。
沂源县石桥镇大力支持当地马扎产业发展,目前已有天井官庄、马庄村等4个村的10家企业100多人通过制作马扎走上了致富路。石桥镇天井官庄村,有着加工手工马扎的传统。但由于传统马扎制作要经过制条、打磨、开卯、穿绳等10多个工序,全部用手工完成,费工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