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设计师打算安装老式的枪口式榴弹发射器,但由于空包弹力量不够,无法达到军方需要的50~400米距离打击距离,之后决定研制一种下挂式榴弹发射器,这就是后来的OKG-40“Искра”,发射器本身拥有独立的击发结构,弹药有自己的发射药,这种结构在今天被广泛采用,不过在当时是一种创新,而且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1928年,意大利军方研发和列装了一种概念上十分超前的武器——枪挂式榴弹发射器。而现在为大家所熟知的、采用高/低压原理的、技术成熟到足以列装部队的枪挂式榴弹发射器(诸如美国XM148和M203),则要到1960年代才出现。
从60年代开始,苏联和美帝一样也有枪挂榴弹发射器的研发,不过都不太成熟,直到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了M203之后,苏联大受刺激,也于19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研发出的第一个是GP15型,改进之后就定型了GP25榴弹发射器。
M203榴弹发射器M203是榴弹发射器M203是榴弹发射器,可发射40mm的各种榴弹。它通常悬挂在突击步枪和卡宾枪(例如M4A1)下方。M203因其强大的火力和多功能性而长期被美国特种作战部队(SOF)使用。
随着欧洲国家对骚乱控制和公共秩序维持能力提升的需求,其对能发射非致命性弹药的榴弹系统的要求也更高,新一代榴弹系统正朝轻型化、大口径且能发射各种非致命性弹药的方向发展,包括闪光弹、豆袋弹、催泪弹等,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精度。
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布伦斯威克防务公司开始为美军研制一种下挂式的榴弹发射器,在90年代初取得成功并获得少量生产试用,它是为当时美军M16制式突击步枪研制的配套设备,主要作用是用来打击常规建筑物、简易工事或集群目标,这种发射器被称为RAW,是Rifleman's Assault Weapon的缩写,意思是步枪手的突袭武器。
首先是弹药,计划发射一种直径40毫米的预制破片球,最终皮卡丁尼兵工厂为此设计了一种长约46毫米的短粗型弹壳,用高低压原理发射这种40毫米的弹药,这种高低压原理减轻了枪管承受的压力,降低了弹头的初速,由此诞生了M406破片杀伤高爆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