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思宇、胡林果、胡锐通信套餐“免费升级”“限时优惠”……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不知不觉中却暗藏套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近日,市民赵先生向华商报-二三里反映,中国联通榆林市分公司的员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给他订购了5元的流量套餐,直到近日他在查看话费时才发现这一情况。去年8月份话费单据赵先生介绍,他的联通手机月固定套餐为50.
关于前几天我在某直播间购买的移动19元每月的流量卡,终于是给我回复了,只是这个回复非常让人失望。我当时投诉的是直播间虚假宣传,强制消费,说的19元每月,并且其产品推广图也一直挂着,但我实际收到的是39元每月的卡,并且宣传说首冲50送120元的,实际是强制首冲100元,并且只有送60元,还是分6个月每月返还10元,这些都是有事实依据非常好查询的,我也可以提供截图证据。
【Yesky新闻频道消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服务和IT通讯行业用户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手机乱扣流量、运营商为用户私自开通业务、乱扣费、宽带维修服务太慢等等成为消费者热点投诉对象。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通信营销电话藏了多少“坑”?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思宇、胡林果、胡锐通信套餐“免费升级”“限时优惠”……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不知不觉中却暗藏套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通信行业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现象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