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滕宇鹏9月16日,在布鲁塞尔大区“遗产日”活动框架下,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办开放日活动,向比利时公众展示中国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曹忠明大使和夫人杨青、吴刚公参、高炜参赞、赵杨参赞,以及本地民众近400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
4月18日,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在广州举办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支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政治人物推动的“战略自主”,也欣赏中国在全球外交舞台上越来越活跃的表现。
高悦(比利时)独立音乐人 沪语推广者在上海南京西路充满历史韵味的石库门弄堂里,来自比利时的高悦正举着手机,专注地进行着一场特别的视频创作:“大噶好,吾是高悦(大家好,我是高悦)”……他正在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录制视频。高悦的创作,引来了居民们的围观。“是个外国人啊!
原标题:比利时布鲁塞尔:乐享中国传统文化1月2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孩子们在“中国日”活动上展示福字。当日,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2024年“中国日”活动在布鲁塞尔举行,通过写春联、送福字、剪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中外学生前来参与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5月13日,“衷雅汇尚——旗袍与海派文化”展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与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临时代办吴刚等约10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临时代办吴刚在致辞中表示,海派旗袍在世界服装舞台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国粹。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30日电(记者潘革平)“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敬佩,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陪我读世界各地的卡通故事绘本,我被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深深吸引。近年来,我重走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通商、交流的历史。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滕宇鹏“后疫情时代”的首批比利时赴华留学生即将出发。他们中有因为疫情留学推迟了2年多的往届生,也有今年刚刚录取的新生。8月7日,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为他们举办了欢送会。会上,比利时学子们憧憬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期待深入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
布鲁日孔子学院外景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史靖洪):当耳边响起清脆的马蹄声时,你就知道自己来到了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布鲁日,这里也被称为欧洲“北方的威尼斯”。两年半前,布鲁日孔子学院在这里正式成立,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再次交汇。
云南,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自2013年起便成为了我心中的第二故乡。2010 年,我作为比利时驻华大使首次踏足这片土地,自那时起,我就被云南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多样性所深深吸引,从而决定退休后在此安度晚年。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理解和热爱。
比利时螳螂武馆成立于1988年,是由一位热爱中国武术的比利时人创建,如今武馆学员已有百余人。每年春节期间,都是武馆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这里有一支传承了27年的舞龙舞狮队。塞德瑞克是比利时铁路系统的一名员工,也是螳螂武馆现在的负责人。
“茶和天下·雅集”云南茶文化交流活动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活动以茶为媒,通过茶主题文艺展演、茶文化诗词分享会、中国国家级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等多种形式,吸引比利时民众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中新社比利时布吕热莱特12月29日电 题:一座“天堂”里的中国——专访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走进位于比利时埃诺省布吕热莱特市的天堂动物园,“中国”仿佛触手可及——5只大熊猫是当仁不让的“中国大使”,一处占地4.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融入中国的生活,与中国青年一起学习和成长。来华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青年是什么样子?中国日报网采访了多国来华留学生,一起来看看他们对中国青年的印象。